Advertisement

EdgeCloudSim仿真实验平台使用介绍

阅读量:

该项目EdgeCloudSim涉及Java环境配置,使用Eclipse作为工具,项目结构包括核心代码和四个样例程序,分为七个模块进行仿真。运行时需修改日志文件路径,建议使用非C盘以避免保护机制报错。程序生成日志文件并提供MatLab绘图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项目支持三个场景,实验结果可自动生成图表。整体流程包括配置修改、路径调整、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输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跑程序前的准备工作:

  1. Java环境配置:网上搜教程吧,按着提示做就可以
  2. 我使用的工具:Eclipse
  3. 项目链接:其中包含EdgeCloudSim英文说明文档和EdgeCloudSim工程文件夹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dFGYggAymoKhfR0WRhwKg
    提取码:tcjp (项目)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8cEBTHHtn67U-gPAKTeQlg
    提取码:9zhx (英文说明文档)

1.项目整体结构

将项目导入Eclipse之后的项目结构

项目的导入过程非常便捷,操作极为简便,只需将项目文件直接放置在当前编辑器的工作目录中即可完成。

如上文所示,EdgeCloudSim-master导入后的目录结构清晰明了,其中作者在src文件夹中精心编写了核心代码库,其中包括四个独立运行的样例程序:sample_app1至sample_app4。

每个样例程序都具有完整的运行环境配置,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日志信息,同时与eclipse控制面板进行交互输出,便于调试和观察运行结果。

src目录结构

通过命名机制,我们可以直接体现各个包的用途,例如edge_client一目了然地表明了其作为边缘客户端的特性,其他包亦是如此。

核心仿真系统

2.程序运行

通过直接运行该项目,我们也可以获得所需数据,如图所示。说实话,看到这些数据确实让人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直接运行项目文件得出的数据

开发者构思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设计方案,考虑得非常全面,确实堪称上乘之作。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得不为开发这个环境的开发者表示由衷的敬意。

运行示例代码,项目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调整日志输出文件夹的路径设置。如图所示。

图片路径

如果不修改路径,系统将导致无法找到原文件夹。此外,修改路径可以避免潜在问题。

建议将C盘作为程序日志输出路径,因为我最初也是选择了C盘作为日志文件输出路径,但发现系统在使用该路径时出现报错。经过分析,我认为C盘可能有某种保护机制。

程序运行后会生成大量日志文件,这些日志文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作者随后还编写了Matlab绘图程序。在Matlab中直接调用函数,利用日志文件进行绘图操作非常顺手,操作起来非常顺手,给人一种办公自动化的感觉!

eclipse运行结果面板显示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样例sample_app1在设备数量设置为500时的总运行时间为1分44秒。系统原先配置为1000,经过调整后将设备数量设为500以提高运行效率。该设备数量参数位于配置文件中,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日志文件

3.场景介绍

实验中涉及的三个具体场景,同时在样例代码中,程序运行结果也得到了展示。代码输出部分的描述同样非常清晰,涵盖了各个关键点。包括运行结果、代码解释以及性能评估等方面。

  1. SINGLE_TIER - Policy
  2. TWO_TIER - Policy
  3. TWO_TIER_WITH_EO - Policy
    每个场景的具体情况,可以在论文中进一步了解。

4.数据可视化

不得不提的是,作者非常贴心,为我们提供了MATLAB文件,便于我们对日志文件数据进行绘图。代码位于scripts文件夹下的sample_app1目录中,而scripts文件夹下所有的样例都包含有MATLAB代码。同样的第一步,我们需要先修改配置文件,即getConfiguration.m文件。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包含了大量关键数据,所有的.m文件都是根据这个文件夹中的配置文件进行操作的。在执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当argType==1时,ret_val应该设置为日志保存文件夹,但系统却报错了!

路径修改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的,总带被搓搓棱角。

路径修改后报错

后来根据错误的信息,我修改了路径信息,以及最大设备数量,就可以了

修改信息

请留意我的日志文件夹,位于APP1文件夹下的ite1文件夹也即为最终日志存放的文件夹。

结果出来了!

自动生成图片

图片看起来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我特意将它们分离开来,以便大家更清晰地观看。同时,系统还自动生成了图片的PDF版本,效果相当不错。

生成pdf格式文件

这是我分享的所有内容。遇到问题时,建议先仔细阅读代码。昨天调试成功后,今天为了撰写博客,重新进行了调整,但问题依旧存在,整整花了上午的时间进行修复。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代码运行正常,就应保持现状,不要随意改动。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