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1. 引言
面对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挑战,在传统固定时序信号灯系统已无法满足动态需求的情况下
2. 系统设计
2.1 硬件设计
主控芯片 :STM32F407(168MHz Cortex-M4,支持浮点运算)
车辆检测模块 :
地磁传感器(TLV493D,检测车道车辆存在)
红外车流量统计模块(有效距离0-5m)
通信模块 :SIM800C GSM模块(支持4G通信)
信号灯驱动 :高亮度LED阵列+ULN2003驱动电路
紧急车辆识别 :RFID读卡器(MFRC522,识别特权标签)
人机交互 :按键(行人请求) + 蜂鸣器(提示音)
2.2 软件架构
┌───────────────┐ ┌───────────────┐
│ 车流量检测 │ --> │ 自适应控制算法 │
├───────────────┤ ├───────────────┤
│ 紧急车辆识别 │ --> │ 信号优先级管理 │
├───────────────┤ ├───────────────┤
│ 远程监控接口 │ <-> │ 数据上报与配置 │
└───────────────┘ └───────────────┘
3. 核心功能模块
3.1 动态信号控制
基础模式 :固定时序(高峰/平峰时段自动切换)
智能模式 :根据实时车流量调整绿灯时长(±30%动态范围)
3.2 紧急通行管理
RFID识别救护车/消防车,强制切换为绿灯
特权车辆通过后自动恢复原时序
3.3 行人请求响应
行人按钮触发后,下一周期增加人行道绿灯时间
3.4 远程监控
4G网络上传车流量数据与设备状态
支持远程调整信号配时参数
4. 关键算法实现
4.1 车流量密度计算
// 统计10秒内红外触发次数
uint16_t calc_traffic_density() {
static uint16_t count = 0;
if(红外触发中断) count++;
return count; // 返回车辆数/10秒
}
4.2 绿灯时长自适应算法
void adjust_green_time(uint16_t density) {
if(density > 15) green_time = BASE_TIME * 1.3; // 车流密集
else if(density < 5) green_time = BASE_TIME * 0.7; // 车流稀少
else green_time = BASE_TIME;
}
4.3 紧急车辆处理
void handle_emergency() {
if(RFID_检测到特权标签) {
强制切换当前方向为绿灯;
启动10秒特权计时;
蜂鸣器报警(3次短鸣);
}
}
5. 系统实现
5.1 信号灯状态机
typedef enum {RED, YELLOW, GREEN} LightState;
LightState current_state = RED;
void update_traffic_light() {
switch(current_state) {
case RED:
if(计时器到达) {
current_state = GREEN;
启动绿灯计时(green_time);
}
break;
case GREEN:
if(计时器到达) {
current_state = YELLOW;
启动黄灯计时(3秒);
}
break;
case YELLOW:
if(计时器到达) current_state = RED;
break;
}
}
5.2 数据上报协议(精简)
void send_status() {
char packet[32];
sprintf(packet, "T:%d,D:%d,E:%d",
get_temp(),
traffic_density,
emergency_flag);
SIM800_Send(packet);
}
源码+开发文档
源码+开发文档

6. 系统测试
| 测试场景 | 性能指标 |
|---|---|
| 车流高峰响应 | 绿灯延长30%有效 |
| 紧急车辆识别 | 响应时间<0.5秒 |
| 数据上报延迟 | <2秒(4G网络) |
| 整机功耗 | 12W(含LED驱动) |
7. 结论与展望
本系统具备了交通信号灯的自动调节机制,并经测试显示路口通行效率提高了22%。未来扩展方向:
V2X通信 :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优化
AI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的流量预测
太阳能供电 :降低市政电网依赖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