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系列卫星_国外卫星典型应用
美国/欧洲卫星大气污染监测
美国NOAA的新一代极轨卫星—联合极轨卫星计划(JPSS),在其国内愈演愈烈的新冠疫情中发挥出了遥感卫星的作用。卫星监测显示城市大气污染中NO2这一关键成分呈下降趋势,这与疫情期间车辆减少,污染气体颗粒排放减少直接相关。

2019年和2020年3月的疫情前后空气污染状况
从2019年和2020年3月的两张图上可清晰的看到疫情前后的空气污染状况。另外,欧空局(ESA)“哨兵-5P”卫星也有同样的观测。
ICESat等卫星极地海冰和积雪观测
自本世纪初开始,北极海冰厚度呈现急剧减少趋势。2003-2009年的美国ICESAT-1卫星以及2010年发射的欧洲CryoSat-2卫星已经形成了相对连续完整的北极海冰厚度观测数据集。随着2018年美国发射 ICESat-2卫星的运行,研究人员获得了大量观测数据,可用于研究获取极地海冰和积雪信息的技术。
ICESat-2卫星北极海冰厚度和积雪厚度观测
在极地积雪厚度的观测中,ICESat-2和CryoSat-2卫星两种观测方式实现了互补,前者可观测积雪上层,后者可实现积雪和冰层交界的测量,这样两者结合起来就可实现积雪厚度的观测。
GRACE-FO卫星用于旱情监测
美国NASA的GRACE系列卫星是专门用于观测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卫星。首颗星GRACE在2002年发射,2018年5月其后续星GRACE-FO发射。利用GRACE系列卫星观测的重力场数据可以获取全球水体质量的变化信息,在海洋上还可用于监测海平面的变化。
美国NDMC的干旱监测专题图
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NDMC)正准备将GRACE-FO的观测数据作为重要数据源纳入到干旱监测专题图制作中。
ESA的“气候变化倡议”计划
ESA的“气候变化倡议”(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CCI)是一个研发计划,目的是融合和标定多源卫星数据生成全球范围长时间序列的21个关键气候参数数据集。这些长时间序列的卫星数据将为科学家判断气候变化趋势、开发地球系统模式和为决策者应对全球变化服务。

2018年月平均(1月)的CCI初级生产力变化
近日一篇《Remote Sensing》期刊文章中利用CCI计划提供的20年海洋水色数据研究的结果显示:全球海洋每年初级生产力有大约38-42Gt有机碳,海岸带区域高,大洋则低。文章还指出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与厄尔尼诺、印度洋偶极子和北大西洋涛动紧密关联。
Aeolus(风神)卫星数据开始对外分发
ESA的Aeolus是用于观测全球风廓线的新型卫星,该星研制耗时16年,耗资5.5亿美元。Aeolus卫星的主载荷是多普勒激光雷达,它通过发射强紫外激光脉冲并接收测量大气散射信号来反演脉冲传播路径上的风速等信息。卫星数据已经对气象和科研用户开放,近实时(3h以内)分发给用户。ECMWF已经在2020年1月把数据纳入到数值预报业务中。

2020年5月Aeolus卫星的风速廓线图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