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方法综述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手机等各种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无论从生活中的需求还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都对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检索能力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信息检索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它涉及到信息存储、索引、检索、排序、过滤、归纳、概括、关联、分析、分类、比较、推理等多方面技能,可以说是信息领域内的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科学研究。本文从信息检索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出发,介绍了目前最流行的信息检索算法和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力求将各类信息检索算法和技术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综合阐述给读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介绍:
1.定义与概念
2.分类
3.查询模型
4.评估指标
5.检索算法与技术
6.实际案例与分析
2.定义与概念
2.1 什么是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从海量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的过程。一般地,信息检索分为两步,即信息检索模型和信息检索系统。
1.信息检索模型
首先,要确定信息检索模型,主要包括信息表示、检索策略、结果排序、结果呈现等五个方面。
- 信息表示 :信息检索系统通过什么方式把需要检索的信息抽象出来,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
- 检索策略 :根据用户的查询条件、用户偏好、检索目标等,决定检索哪些信息、采用何种检索方式、结果排序的方式。
- 结果排序 :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检索出的信息,保证准确性、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 结果呈现 :按照特定的格式、布局、样式,组织显示检索结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错误控制 :当出现检索错误时,如何快速准确地定位、修正错误、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2.信息检索系统
其次,要设计信息检索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管理、信息检索引擎、用户界面、查询语言等四个方面。
- 数据管理 :负责对信息源进行结构化、索引、检索、分类、清洗、压缩、归档等过程,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可用性。
- 信息检索引擎 :信息检索引擎负责接收用户的查询请求,通过检索策略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生成相关结果。
- 用户界面 :根据用户使用的习惯,设计符合直觉、易用、友好的交互界面。
- 查询语言 :利用查询语言对信息检索进行描述,包括词法语法、语义理解、查询优化等。
2.2 概念术语
信息检索过程中会涉及一些相关的概念,在此简单介绍一下。
文档(Document)
文档是指被检索的实体。信息检索系统通常会以文件的形式存储或处理文档。比如,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文档,网页页面也是一种文档。
数据集(Dataset)
数据集是指被检索的信息。信息检essel系统处理的数据集可以是任何类型,但通常是一个集合或数据库。例如,百度搜索的语料库就属于数据集。
查询(Query)
查询是指用户输入的信息,用于指定用户所需查找的内容。
播放列表(Play List)
播放列表是指由一系列文档组成的一种特殊的文档,它记录了用户对于检索系统的偏好,并保存了一系列想要访问或者阅读的文档。
命中(Hit)
命中(Hit)是指文档匹配用户查询的程度。信息检索系统返回的每条记录都是一个命中。
相关度(Relevance)
相关度是指文档与用户查询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度可以分为正相关(Relevant)、负相关(Irrelevant)和不相关三种。
抽取(Extraction)
抽取是指从文档中提取有效信息,生成新的文档或报表的过程。
主题模型(Topic Modeling)
主题模型是指一种通过自动聚类、降维、概率分布学习、话题发现等方法建立主题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倒排索引(Inverted Index)
倒排索引是一种关键词检索技术。它是基于文档集合构建的一种索引结构。倒排索引利用词频统计、位置统计、共现统计等统计特征实现文档的相似度计算。
分布式搜索(Distributed Search)
分布式搜索是一种云计算技术,其中搜索请求在不同的节点上执行。云计算可以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共享数据,以提高搜索性能。
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 Model)
向量空间模型是信息检索的一种关键基础。它描述的是文档与查询之间隐含的空间关系。
3.分类
3.1 模块式系统
模块式信息检索系统是指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把信息检索系统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任务,通过组合不同模块实现全面的信息检索功能。模块式系统的一个典型代表是SMILES(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ystem)。该系统包括分子结构识别、信息检索、符号解释、搜索引擎接口等功能模块。
3.2 索引结构
索引结构是指对文档进行整理、存储、检索的结构。其包括词典索引、文档索引、图像索引、混合索引等。词典索引是最简单的索引结构,适用于短文本检索。文档索引包含文档名称、文档摘要、文档内容等。图像索引根据图像的特征建立索引,以支持图像搜索。混合索引是将词典索引和文档索引相结合的一种索引结构。
3.3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指用来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数据模型、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系统管理员、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用户等角色参与。数据库系统中,最流行的有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和非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NoSQL)。
3.4 大规模机器学习
大规模机器学习是指对海量数据进行机器学习的技术。大规模机器学习采用数据并行方法、矩阵分解、随机森林、聚类、降维等方法解决信息检索问题。
4.查询模型
4.1 检索模型
检索模型主要分为基于结构化的模型和基于图形的模型。
基于结构化的模型
基于结构化的模型是指对查询语句和文档内容进行结构化,并通过算法对信息检索进行建模。目前主流的基于结构化的模型有Boolean模型、Vector Space模型和Probabilistic Models。
Boolean模型
Boolean模型是最简单、最初级的结构化模型,它直接基于文本和文档信息进行检索。Boolean模型直接对词条进行布尔运算,如AND、OR、NOT、XOR等。
Vector Space模型
Vector Space模型基于文档与查询之间的距离计算来衡量文档与查询的相关度。
Probabilistic Models
Probabilistic Models是一种统计模型,它假设文档与查询之间存在某种信息相关性,并基于这种相关性来选择最相关的文档。常见的Probabilistic Models有TF-IDF模型和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模型。
基于图形的模型
基于图形的模型是指基于图论的方法进行信息检索。图形模型主要用于处理文本及其相关的图结构,如文档之间的连接关系、文档中的词之间的关系、文档中实体之间的关系等。图形模型的典型代表是PageRank模型。
PageRank模型
PageRank模型是一种随机遍历方法,它通过迭代计算网页的重要性得分,并将这些重要性得分应用到其他网页上,进而产生连锁反应。
4.2 多样化查询模型
多样化查询模型是指对用户查询进行逐步解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检索。常见的多样化查询模型有自动拆分、权重分配、词干提取等。
自动拆分
自动拆分是指通过规则或算法对查询语句进行拆分,生成新的查询语句。如搜索“金融”可能得到“股票”和“经济”两个查询。
权重分配
权重分配是指根据查询词和文档属性计算文档的重要性得分。权重分配主要分为静态权重分配和动态权重分配。
静态权重分配
静态权重分配是指根据某一权重模型或机制固定分配权重,如常见的BM25模型。
动态权重分配
动态权重分配是指根据用户历史行为、查询兴趣、文档特征等因素实时分配权重。
词干提取
词干提取是指对查询语句进行语义分析,将查询语句中的冗余信息去除,得到单词的根源或基本形式。如“查询李白”可以得到“李白”的词干提取。
4.3 用户喜好模型
用户喜好模型是指基于用户偏好的信息检索模型,如收藏、分享、喜欢、购买、评论等行为。用户喜好模型认为,用户对某个对象越感兴趣,那么他对于该对象的查询结果就越准确。
5.评估指标
5.1 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
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是指检索出的文档按相关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检索到的前k个文档中,准确率的平均值。
5.2 召回率(Recall Rate)
召回率(Recall Rate)是指系统返回与查询匹配的所有文档的比率。
5.3 覆盖率(Coverage)
覆盖率(Coverage)是指系统返回与查询匹配的文档数量占全部文档数量的比率。
5.4 标注精度(Label Accuracy)
标注精度(Label Accuracy)是指系统预测标签与实际标签相同的文档比率。
6.检索算法与技术
6.1 TF-IDF模型
TF-IDF模型是一种计算文档中词语重要性的方式。TF-IDF是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的缩写,中文名叫做“词频-逆文档频率”。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词的共现而导致权重不断增大的问题。TF-IDF模型是一种统计模型,是一种信息检索技术。
TF-IDF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某个词或短语在一篇文档中出现次数很高,并且在其他文档中很少出现,则认为这个词或短语在这个文档中很重要。换句话说,如果两个文档都有很多相同的内容,而只有很少的不同之处,则认为第二个文档比第一个文档更相关。因此,TF-IDF通过计算每个词语的tf值(term frequency)和idf值(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最后得到词语的权重。
tf值(term frequency)是一个词在一篇文档中出现的次数,表示一个词语对于整个文档的重要程度。它计算方法如下:
tf = (出现次数+1)/(所有词的出现次数总和+1)
idf值(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表示的是对于某个词语来说,它是文档集中唯一的词语,而不是整个文档集。它越小说明词语的普遍性越强,越不容易成为文档集中的重要词语。idf值计算方法如下:
idf = log((文档总数+1)/(包含该词语的文档数+1))
最终的tf-idf值为 tf * idf 。
6.2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模型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模型(LSA),也称潜在语义分析,是一种对文档进行主题划分的方法。它通过分析文档之间的共现关系,通过将相似的文档映射到一个共同的主题空间,从而实现文档的主题聚类。LSA模型主要包括词汇消歧、词袋模型、矩阵分解等。
词汇消歧是指根据上下文词语的相似性消除歧义,减少查询词的数量。词袋模型是基于文本的 Bag of Words 模型,它把文本中的单词转换为词频向量。矩阵分解是一种线性代数模型,它通过将文档表示为词频矩阵和文档频率矩阵的乘积来捕获文档之间的相关性。
6.3 PageRank模型
PageRank模型是一种用来确定网页权重的随机游走模型。它以一个随机游走者的视角,来考虑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迭代计算网页的重要性得分,并将这些重要性得分应用到其他网页上,进而产生连锁反应。PageRank模型主要包括随机游走、转移概率、阻尼系数和抓取概率。
随机游走是指网页上的随机游走者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浏览网页,并遵循链接关系来跳转到下一个网页。转移概率是指从当前网页跳到下一个网页的概率。阻尼系数是指对当前网页到达下一个网页的概率衰减的速度。抓取概率是指网页上资源的抓取数量。
6.4 基于分布式搜索的搜索引擎
基于分布式搜索的搜索引擎,是指将搜索请求在不同的节点上执行。云计算可以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共享数据,以提高搜索性能。常见的分布式搜索包括Solr、Elasticsearch、Apache Solr Cloud。
6.5 向量空间模型
向量空间模型是一种基于向量的文档相似度计算方法。它通过构建基于词频、文档长度、词序等统计特性的空间模型,来计算文档间的相似度。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文档被表示为向量,向量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有余弦相似度、编辑距离相似度等。
7.实际案例与分析
7.1 分词效果
本节将介绍两种分词算法的分词效果。
7.1.1 jieba分词器分词效果
jieba分词器是一个开源的中文分词工具包。它的特点是高准确率和全面的词语识别能力。jieba分词器针对精确模式和全模式提供了不同的分词算法,它能够将一段文本分词成词序列。
jieba分词器提供了两种分词模式:精确模式和全模式。
精确模式的特点是速度快,但是可能无法处理文本中的歧义。它以词典中的词语为基本单元,采用最大概率法进行分词。
全模式的特点是能够处理文本中的歧义。它采用了基于汉语分词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一段文本分割成尽可能多的词语。全模式可以将“重庆市长江大桥”这样的文本分解为“重庆”,“市”,“长江”,“大桥”。
下面我们以“腾讯QQ登陆帮助中心”作为例子,分别用精确模式和全模式进行分词:
精确模式:
[‘腾讯’, ‘QQ’, ‘登陆’, ‘帮助中心’]
全模式:
[‘腾讯’, ‘QQ’, ‘登陆’, ‘帮助’, ‘中心’]
从结果可以看出,jieba分词器精确模式分词效果较差。这是因为它在分词时只考虑了词典中出现过的词语,无法正确处理“登陆”和“帮助”两个没有出现在词典中的词。所以,建议使用全模式进行分词。
7.1.2 Snowball分词器分词效果
Snowball分词器是另一个开源的中文分词工具包。它对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和葡萄牙文等国际通用语言均可提供支持。Snowball分词器的特点是效率高,分词准确度高。
下面我们以“L’arrivée de l’électromobilité en Europe”作为例子,分别用Snowball分词器的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法文分词:
Snowball分词器的英文分词结果:
[‘l’, “'”, ‘arrivée’, ‘de’, ‘l’, “'”, ‘electromobilité’, ‘en’, ‘europe’]
Snowball分词器的西班牙文分词结果:
[‘l’, “'arriv”, “d’”, ‘elecr’, ‘tocomo’, ‘bili’, ‘tica’, ‘en’, ‘eur’, ‘a’]
Snowball分词器的葡萄牙文分词结果:
[‘l’, “'”, ‘arrv’, ‘ede’, ‘da’, ‘l’, “'”, ‘elctrmvbilidade’, ‘an’, ‘europa’]
Snowball分词器的法文分词结果:
[‘l’, “'”, ‘arrivée’, ‘de’, ‘l’, “'”, ‘electromobile’, ‘en’, ‘europa’]
Snowball分词器的分词效果非常优秀。它能够对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等国际通用语言进行分词,且分词准确度较高。
7.2 主题模型与相似度计算
本节将介绍两种主题模型——LDA模型和Word2Vec模型,并讲解它们的相似度计算方法。
7.2.1 LDA模型
LDA模型是一种主题模型,是一种生成文档主题的统计模型。它借助了狄利克雷分布等数学工具,通过抽象的语料库,来计算不同文档之间的相似度。LDA模型适用于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文本压缩等任务。
LDA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对文本进行分词,然后将文本转换为词频矩阵。词频矩阵是将每篇文档中的每个词语映射到一个整数,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这个词语在这篇文档中出现的次数。
接着,LDA模型通过以下步骤来拟合模型参数:
- 对文档集中的每个词语i,根据词频矩阵计算该词语的主题分布:theta_iw = p(z=k|w_i)。这里,w_i是第i个词,k是主题编号,theta_iw是文档i的第w个词在第k个主题下的概率。
- 将每篇文档映射到相应的主题分布:theta_dw = sum_{i} theta_iw, d是第d篇文档。
- 再根据主题分布和词频矩阵,计算文档之间的相似度:sim(d1, d2) = sum_{w} n_{w,d1}n_{w,d2}(log p_wz + log q_wz), w是词语,p_wz是主题分布在第z个主题下的词语w的对数概率,q_wz是另一个文档的主题分布在第z个主题下的词语w的对数概率。
以上三个步骤构成了LDA模型的训练过程。LDA模型对主题的个数和词频矩阵大小有很大的灵活性。LDA模型还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来找寻最优的参数。
7.2.2 Word2Vec模型
Word2Vec模型是一种词嵌入模型。它是一种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用浅层神经网络来训练大规模的文本语料,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得到词的向量表示。Word2Vec模型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来训练词向量,它使用窗口大小、上下文词语等信息,来对词语进行分类,得到词的共现关系。
Word2Vec模型的基本思路是:
- 通过一定大小的窗口,从一段文本中截取若干个词语,记作中心词C;
- 从窗口以外的上下文词语中,选取与中心词最近的若干个词语,记作周围词V;
- 通过学习中心词C和周围词V的共现关系,计算中心词C的向量表示。
Word2Vec模型将每个词映射到一个实数向量,使得任意两个词的相似度可以用向量的点积来度量。
7.2.3 LDA与Word2Vec的相似度计算
LDA模型和Word2Vec模型都是生成词的向量表示。但二者的相似度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对于LDA模型,LDA模型训练后得到的词的主题分布可以作为相似度的衡量标准。LDA模型将每篇文档映射到一个主题分布,然后计算两篇文档的主题分布之间的相似度。
而对于Word2Vec模型,Word2Vec模型训练后得到的词向量表示可以作为相似度的衡量标准。Word2Vec模型通过最大似然估计训练得到词向量表示。两个词向量表示之间的相似度可以用余弦相似度来度量。
LDA模型和Word2Vec模型都可以用于信息检索。相似度计算可以作为索引中的检索模型。
